买时容易、理赔很难,宠物保险是“养宠必备”还是“智商税”?

买时容易、理赔很难,宠物保险是“养宠必备”还是“智商税”?

《白皮书》显示,2022年热门宠物保险险种为第三方责任险和医疗保险,这也是相对便宜的两个险种。支付宝上相关信息显示,第三方责任险月缴保费低至1.58元,大病医疗险月缴保费88元起,而众安保险提供的综合保障险每月保费最低108元,全年保费分1296元、1896元、2856元三档。

而随着人宠关系向“伴侣”、“家人”等互动性关系转变,宠物保险市场快速发展,涉足其中的保险公司也尝到甜头。以众安在线(06060.HK)为例,其于2020年推出宠物保险后,该业务连续三年快速增长。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度宠物保险年化保费突破1亿,同比增速超250%;2022年宠物险年化保费约2亿元,同比翻一倍; 2023年宠物险总交易额达5亿元,同比增长近150%。 今年上半年,众安在线的宠物险同比增长超2.8倍。

宠物保险也获得相关部门的关注。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在对全国人大代表“关于推动宠物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的回复中称,金融监管总局鼓励和支持财险公司针对宠物相关健康风险和责任风险特点,开发设计差异化的保险产品。

赔付难、纠纷多,宠物保险亟待完善

除了情感因素,宠物“看病难”、“看病贵”也是宠物保险业务快速增长的原因,“人感冒花58元,猫感冒花580元”。如果做检查、手术,花销更是要千元起。然而,很多养宠人发现,买了保险并不一定能获得保障。

对于宠物保险产品而言,精准识别宠物的身份至关重要,但难度也很大,目前常见的技术有鼻纹识别和植入芯片。不过,有的宠物保险产品在售卖时要求并不严格,“购买还是比较简单的,只提供照片、名字,没有要很多信息。” 闻栎对《消费者报道》记者说。

《消费者报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向平安保险官方客服咨询了上述问题,对方表示理赔时主要靠照片以及购买保险时填写的宠物品种、年龄、购买保险的时间等信息确认身份。“虽然同品种宠物长的很像,但总会有细微区别,(理赔时)会要求您上传宠物正面照,而且宠物保险与人的保险不同,对接的医院都是指定的定点医院,定点医院会通过宠物的既往信息确认身份。”

准入门槛低也为理赔争议埋下伏笔。林霖(化名)对《消费者报道》记者称:“我的猫叫‘卡宝’,给它买了一份宠物保险,但去看病时候医生误把名字写成‘卡板’,保险公司就不给我理赔了,我也无法证明我没有另外一只叫‘卡板’的猫。”。

关于保险赔付范围病种的争议,也是让养宠人觉得宠物保险为“智商税”的一个因素。今年三月末,李瀚(化名)为猫咪购买了国泰保险的宠物医疗保险,10月12日因咬合不正给猫咪做了拔牙手术。经宠物医生认定,此为后天因素造成,但她申请理赔却被数次搪塞,理由为“咬合不正为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根据相关条款,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截至发稿,李瀚还未获理赔,继续与保险公司沟通中。

保险产品多在线上售卖也使宠物保险暗藏消费“隐藏条款”。目前,宠物医疗保险主要通过支付宝、京东等网络平台销售,消费者全靠自己查询、了解相关信息,很难找到对应的销售人员咨询合同细节,只能与平台AI管家(如支付宝的“蚂小财”)进行简单的咨询。

(宠物保险咨询多由平台AI管家提供 图源:支付宝)

“如果能与一个对所有保险条款都熟悉的代理人对接会比较好,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跟代理人沟通,委托对方把相关事情处理好,但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服务。”先后给两只猫买过宠物保险的谢灵(化名)对《消费者报道》记者说到。

而宠物身份认定不规范等因素也让保险从业者对宠物保险退而避之。从业十几年的保险经纪人黄燃(化名)对《消费者报道》记者称,宠物身份认定不是很规范,这种理赔很容易扯皮,“保费没多少,理赔纠纷又多,我不愿意做”。

一边是庞大的市场需求,一边是低渗透率。《白皮书》显示,目前国内宠物保险市场整体渗透率不及1%,处于起步状态的中国宠物保险行业,道阻且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