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为什么番茄是日本人最喜爱的蔬菜?

Linux下配置IP地址的三种方法

水袖功
水袖功是中国戏曲的特技之一。水袖是演员在舞台上夸张表达人物情绪时放大、延长的手势。有经验的演员在水袖技巧上各有自己的创造,如程砚秋曾将水袖的技巧归纳为勾、挑、撑、冲、拨、扬、掸、甩、打、抖等10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结合,可以表现人物的多种情绪。
点击收看长袖舞
打出手
指戏曲表演中以一个演员为中心,其他演员配合他(她)做刀枪等器械的抛接动作,再加上锣鼓,制造一种战斗气氛。“打出手”者多为旦行中的武旦,多用于神话戏中,表现神仙运用法宝斗法。
纸幡功
通常被大家叫做“甩纸幡”,演员在背后插上数米长的白色纸幡,根据不同心情进行各种甩功展示,这样的原理有些像翎子功,完全是考演员的功夫,因为演员要利用相关的技巧和脖子、肩膀以及全身的力道,来让柔软的纸条听自己的话,让它前后甩,它就不能左右甩。
翎子功
翎子,是插在盔头上的两根约五、六尺长的雉鸡翎,除起装饰作用外,还通过舞动翎子,作出许多优美的身段动作,借以表现人物的心情、神态。翎子功,即舞动翎子的技巧、功夫,俗称“耍翎子”。生、旦、净、丑各行脚色都用,小生用得最多,故有“雉尾生”(“翎子生”)一行。插戴翎子的多为英武(如周瑜、穆桂英)、勇猛(如杨七郎)、慓悍(如典韦)或暴戾(如屠岸贾)的人物。
顶灯
演者将一盏油灯点着,置于头顶,耍各种动作。跪地、行走、仰卧、钻椅、钻桌、上桌等,均很自如,并能使油灯不掉、不洒、不灭。这全凭演员脖颈的平衡技巧。
椅子功
指戏曲演员利用椅子所做的各种高难度动作的技巧。
点击收看椅子功、耍大旗、甩素珠等特技
耍大旗
指由一个演员舞动手中的大旗,其他演员随大旗的舞动做翻滚动作,用于表现战斗场面。
耍素珠
指饰演和尚的丑角演员利用脖子上挂的佛珠(素珠)进行的高难技巧表演。
耍帽翅
指饰演官员的老生演员利用头上纱帽的帽翅进行的一系列高难度的技巧表演。
走矮子
指丑行演员表现矮小人物时所运用的一种技巧,一般身体呈下蹲状态,大腿与小腿、大腿与身体成直角,以前脚掌行走。
跷功
跷鞋是仿照古代妇女的小脚形状,以木料的或布料制作而成,外套绣花鞋,套着大彩裤把真脚盖住,将小脚露出,以一种特殊的表演手段,表现出古代妇女行走时的婀娜多姿。跷功,即脚上绑木质小脚,模拟缠足行走。
宝剑出剑和收剑
大多是武生使用。人物手拿宝剑鞘,把宝剑扔向高空,随后把剑鞘背在身后,空中的剑准确无误的落回鞘中,突出人物武艺高深。 还有在对打过程中,一方将剑扔出正好落入另一方举着的剑鞘里,这种特技一般出现在猴戏表演中。类似的还有耍鞭、耍锤等。
另外,在实际演出中,还有一些戏曲表演艺术家结合人物角色创新舞台动作,练就了其他独具特色的舞台绝技,如“踢靴”、“走地步”、“砸瓦”、“耍牙”等等,中华戏曲绝活令人叹为观止。
来源:梨园漫步
编辑:小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